我国有近十万座水库大坝,很多修建于建国初期,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坝既带有历史原因造成的先天缺陷,又有因长期在恶劣环境中服役形成的皮肤病(冻融破坏)和内科顽疾(深层裂缝,渗漏等)。
本世纪初西南地区的修建大批混凝土高坝具有三高特征,即“高地应力、高水头、高地震烈度”。服役环境的严酷和复杂使得这些混凝土老坝和高坝是否安全、能否健康地完成历史使命成为是社会关注焦点,因此亟需对他们的质量缺陷、老化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估。
大坝混凝土老化的“症状”是自身宏观性能的降低和微结构的劣化。
经过多年研发,本团队提出了宏微观结合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诊断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
(1)宏观检测:大坝CT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开发了基于弹性波的大坝CT检测技术,可获取大坝断面内的弹性波波速分布。研究表明弹性波波速分布可反映内部混凝土的缺陷状况:波速高的区域相对质量较好,反之较差。确定病变缺陷部位后,即可进行第二步,“活检”,即钻芯取样并对芯样进行微裂纹定量分析。
(2)微观分析:大坝芯样活检
为了能对大坝混凝土芯样内的微裂纹进行定量分析,研制了世界首台大坝混凝土微结构定量分析仪,扫描范围可达45cm*45cm,精度2um,可获取芯样内微裂纹长度、宽度、密度和气泡结构参数等,可定量评估大坝混凝土老化状态或损伤程度,并能对损伤老化原因给出分析。
大坝CT技术
多通道(≥12~20个)水声接收传感器,多通道(≥12~20)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支持自行走电磁线圈振源,测试深度可达50米左右。
基于全景微结构定量分析的大坝混凝土健康诊断技术
● 识别的最小裂纹宽度/最小孔径:2um
● 最大扫描范围:40cm*40cm
● 扫描形状:矩形和圆形
● 最大拼接图像个数:20000张
● 单张全景图像最大存储空间:80Gb
基于冲击弹性波的无损检测评估技术
研制的宽频带表面波激振装置和电功率信号源,实现了变幅稳态表面波检测,表层分辨率达3cm,有效解决了单侧临空面水工建筑物表层质量检测的技术难题。
● 识别的最小裂纹宽度/最小孔径:0.1mm
● 裂缝长度测量精度:3%;最大扫描范围:40cm*40cm
● 100m*100m坝面检测耗时:2小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发明专利2项
软件著作权2项
专著1部
发表论文30余篇
多项成果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
混凝土大坝老化状态的定量评估
大坝CT技术及基于全景微结构定量分析技术,可应用于混凝土坝的内部质量检测、缺陷检测、老化病害定量分析。
▲ 大坝CT检测现场
▲ 漫湾大坝断面CT检测结果
▲ 漫湾大坝混凝土芯样全景微微裂纹
主要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外观缺陷,主要用于面板堆石坝面板、长距离引水隧洞、混凝土坝、溢洪道、渡槽等。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后期虚拟现实技术对某长距离输水隧洞进行衬砌裂缝分布、外观缺陷及渗漏检测,真实再现各时间节点隧洞老化病害情况。
▲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洞径、缺陷分部情况
采用全景高清光学成像及自动智能拼接技术对山西某面板堆石坝进行了面板裂缝分布、长度等检测,为后期裂缝处理提供了依据。
我国为数众多的混凝土老坝、老化混凝土建筑物都面临安全评估难题,通过上述大坝CT技术和活检技术,可获得建筑物的整体健康状况、局部部位的病变程度和病因分析,为后续制订科学合理的修补加固措施提供依据。